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水站长网 (https://www.0318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年轻编剧,打怪升级

发布时间:2018-12-04 15:35:08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原标题:年轻编剧,打怪升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文娱龙门阵 才华被看见与被运用,这本身就充满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年轻编剧们在晋级中,选取赛道、寻求能力值的增长,形成新的认知。 踩着高跟鞋,裹着MAXMARA大衣,秦晴走了进来,在结束了两个月的地

Aline所在的6人编剧公司,每天10点到公司,撸猫喂猫后开始讨论剧本,6点下班,没有打卡与KPI的人生,让她没有感受到任何求生压力。“我们老板擅长大女主的剧本,进入这家公司剧本的邀约就没停过。”透过Aline 的描述,龙门君了解到其编剧老板在行业仅5年的时间,而因为擅长于时下火爆的大女主历史剧,其老板接剧本接到手软。

2016年之后,剧本类型的涌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编剧需求,选对赛道,踩对风口,将新编剧们送到另一维度。

腰身柔软

在进入上升通道中,这个行业编剧话语权丧失带来的一系列病灶也不可回避的施压在新编剧群体中。

在以制片人与导演为中心的制度下,再夹杂着资本与明星的显性变量,使得编剧的话语权持续被降解,产品的初创者最终无法左右产品的形态。

“可以这样说,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是否优质,最终会更依赖制片或者导演(具有决策权)的审美,编剧的能量在很多时候是无法施展的。”成为独立编剧的秦晴,在接剧本改剧本的过程中,感受到在拍摄阶段,剧本的走向与呈现并非编剧把控。

而当制片与导演对当下的年轻群体出现代际断代,无法直击年轻文化和当代的文化痛点时,年轻编剧拿出的剧本很多时候得不到真实的发挥,最后呈现出来的剧集或者电影,又无法抓住人心。

对内容无掌控权外,国内电视剧及电影的生产模式并未发生本质的改变。

按照国内电视剧本的生产方式,通常是先创作故事大纲与前3集后,到电视台立项,立项成功后,会有一次先期付款,创作到第10集,与演员沟通确定档期。在这其中,制片人将会对内容进行品控,跟制片人反馈,编剧继续创作。

在这一流水线之下,制片人始终把控最终的话语权,演员成为一个左右剧本进度的显性变量。2016年,伴随流量明星的水涨船高与强势话语权,将赶进度、改剧本的现象推向高潮。

“很多剧定下来的演员因为档期问题,需要往前赶,剧本就需要加班加点,甚至3-5个编剧去赶一个剧本。在这样情况下出现的剧本,连贯性与风格的统一性会有很大问题。”秦晴表示,赶剧本成为了一部剧的常态,而这样的赶制加工,很难出现高质量的剧本。

不仅如此,在现场现写剧本现拍的现象开始扎堆出现,导演与制片让位于流量明星,流程与制度一度失控。

“改了又改”的状况,即使是国内一线编剧,也免不了遭遇屈从于导演、资方、制片,对剧本进行大量修改的命运。《绣春刀》的编剧陈舒就透露,《绣春刀》已经是她写过的还原度最高的一部电影,大约保留了70%,其他的剧本作品只保留到30%、40%。

不仅如此,更多的时候是面临飞单的状况。“编剧都是最早介入剧组的,此时剧组初建,钱都有可能没到位。编剧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当辛辛苦苦写了很多时,突然接到通知说剧组解散了,这就意味着前面的努力基本上都是白费了。如果这中间剧组解散了,那么后面的稿酬基本上就没有了。”踏出第一步的王成发现,这个圈子里还有更多的怪象需要自己去调试。

半路折腰的现象,无论播放平台是电视台还是互联网播放平台都极为普遍。

相对于电视台,互联网平台的剧本制作的工作流程更加自由,但加工生产的流水线并未有根本性变化,而资本成为了那根可以点石成金,或者幻化全无的魔杖。

“2017年我和另外的编剧朋友开始创作网剧,相对而言更为自由。”秦晴告诉龙门君,网剧的体量小,所以前期没有资本还支撑得住。创作出前10集即便资本有意向,但并无结果,直到创作出30集之后投资才到位,为了迎合资本,剧本匆忙结尾。

对于平等性与话语权失效的顽疾,年轻编剧们显得更有耐心与信心,腰身更为柔软。从大趋势上来讲,电视剧与电影的工业化制作是向前发展;从创作环境来看,新编剧们的自由度更高;从收入来讲,迈出第一步,独立参与剧本,意味着有可观的收入。

据龙门君了解,按照一部电影来核算,编剧能拿到3%—5%的资本投入占比的收入,大牛的编剧可以参与票房分成;电视剧的收入则按照编剧的档位,一般来说二线编剧可以拿到20万元—40万元一集,一线编剧可以拿到50万元一集。

像秦晴这样已经迈出第一步的编剧,已经可以拿到一集8万的收入。Aline的编剧老板则更有卖方姿态,一旦剧本提交,他不再进行任何修改,有修改需求则需要剧组找新的跟组编剧,他不与导演接触,因为其经手的剧本大热,其要价达到了15万元一集,直逼一线编剧身价。

对于新晋编剧而言,即便收入与导演和明星相比,微乎其微,但以文字创作者的维度看,他们的收入已经不菲。

“我每天9点起床,12点开始写剧本,下午5点结束,没有剧本撰写的时间里,我会大量的采风,看书、看电影、揣摩生活。”秦晴热爱这样的生活,从投入产出来看,很值得。

跻身一线编剧需要近二十年才能踏入,不妄想挣快钱,找到步调兀自前行,即便遭逢这个行业的顽疾,年轻编剧们仍然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里打怪升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年轻编剧,打怪升级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