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投高通,国产手机就可以走向中高端了吗?
在这点上首先可以明确一点,短时间内高端市场,联发科基本没有插足的机会,因为拿苹果、三星和华为来讲,其中两个都有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唯一的三星基本上只用性能最好的,联发科还没有那个实力打败高通。 所以中端市场有可能是它可以博弈的机会,不过这要牵扯到内在的研发能力,在这方面联发科还有一些弊病。 一方面,联发科的技术力量多是靠着并购其他公司积累的,即使最开始的手机芯片转型,也是以收购晨星半导体获得基本的准入门槛,就连现在开拓车联网等业务也维持这种方式,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本身缺乏研发基因,和高通这种硬实力对抗还差很多。 况且联发科近日宣布要在未来5年内将会投入2000亿元新台币用于研发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这意味着用于移动芯片的资源会被压缩。 另一方面,联发科进军中高端市场的芯片近来不断出现新问题,比如多核性能的市场效应逐渐减弱,而X30的产能问题又说明联发科在芯片领域的弱势,长久依赖台积电的制作工艺也逐渐显现出不确定性风险,总之,联发科的研发能力可能还未支撑起中高端产品的性能提升。 对联发科来讲,最好的消息莫过于芯片市场不容许高通一家独大,所以有了这个基础,联发科会更有机会抢占高通未触及的领域,至于逆袭,恐怕要等到制作出一款可以匹敌高通高端产品的芯片之时。 转投高通,国产手机就可以走向中高端了吗? 联发科代表中低端芯片,高通代表中高端芯片,而国产手机今年批量舍弃联发科,投入高通的怀抱,即使是魅族这样的忠实用户也冒着巨额专利侵权费用,选择和解,决心摘掉“万年联发科”的帽子,在国内手机的价格将迎来普遍意义上的上涨的时刻,魅族此举,耐人寻味。 虽然智能手机市场走向中高端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追求高利润,而另一方寻求产品性能提升,看似双方需求一拍即合,可是如今的市场情形,是手机厂商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还是消费者真的做好准备迎接中高端手机的准备了,都有待观察。 一个现状是,目前国产手机集体放弃千元机,心有灵犀的大批宣布进入中高端,却引发了诸多用户的不满,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之前,很多厂商的旗舰机在整体配置上就是千元机的水准,可是通过对主打性能的疯狂宣传,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现在却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小米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例子。这说明,理性消费是智能手机用户的趋势,当下众多手机厂商在强制推行中高端的概念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用户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容易鼓动了。 而且从智能手机市场的多方数据来看,对于国内中高端市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还有颇多质疑。比如目前国内低端手机向的中高端手机扩大的市场领域,已经较长时间停留在2000-2500价位区间,而针对3000-4000价位,按理说应该会随着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减小而有着相应扩大,但事实上这个深水区,国产手机并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再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从当下国产手机乱战来看,我国智能手机厂商真的可以集体走向高端吗? 一方面,三星、苹果的高端机市场形象根深蒂固,而我国唯一能与之竞争的目前仅有华为一家,但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知名度远不如三星、苹果,尤其是占据高端市场份额较大的欧美地区,且不说华为在手机性能上能不能超越这两者,单就消费者对高端机的首选意识,,也将很难短时间改变。 另一方面,短时间不能改变市场格局的情况下,留给我国手机品牌走向高端的时间还有多少?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了智能手机的替代品,那争夺所谓的高端又有何意义呢?这就像联想好不容易获得了PC第一的宝座之后,却迎来了智能手机时代,最终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停滞不前。 而国内智能手机的中高端路将走向何方,会不会和联发科一起倒在黎明前夕,我们能做的除了祝福,也就只有默默等待了。 ![]()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