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是如何应用Rust的?
什么是配网?有哪些配网方式?物联网配网技术为何鱼龙混杂,互不相通?本文将从原理、流程详细介绍一键配网、设备热点配网、手机热点配网、蓝牙配网、路由器配网和零配等6种配网方式,总结对比各配网方式的特点,并分享对配网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一 概要 Wi-Fi大家很早就接触了,但是配网对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因为早期的Wi-Fi设备基本都是带屏幕和输入设备的(如笔记本/手机/PDA等),而配网只需要用户直接输入路由器的SSID/password即可,简单到被人忽略。 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兴起,Wi-Fi被大量应用于没有人机交互方式的设备中,如智能插座等物联网终端产品中,而Wi-Fi(IEEE802.11)标准在设计之初是没有考虑这种无人机交互方式的配网的,也就是没有官方标准。配网成了一种类似于黑客找漏洞的技术,这也就导致了市面上配网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家玩各家的,鱼龙混杂,互不相通,整体体验偏低。 几个概念:
本文讨论的配网如未注明都指狭义配网,并省略云端参与流程。简化示意图如下: 我们在消费消息的时候可以直接对 ConsumerRecord 中感兴趣的字段进行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 消费者拦截器 我们上面已经讲到了生产者拦截器的使用,当然,消费者也有响应的拦截器的概念。消费者拦截器主要在消费到消息或在提交消费位移时进行一些定制化的操作。
生产者定义拦截器的方式是实现 ProducerInterceptor 接口,而消费者定义拦截器的方式则是实现ConsumerInterceptor接口,ConsumerInterceptor定义如下: 消费模式 消息的消费模式一般有两种:「推模式」和「拉模式」。而 Kafka 中的消费是基于「拉模式」 推模式:服务端主动将消息推送给消费者 拉模式:消费者主动向服务端发起拉取请求
Kafka 的消息消费是一个不断轮询的过程,消费者所要做的就是重复地调用poll()方法,如果某些分区中没有可供消费的消息,那么此分区对应的消息拉取的结果就为空;如果订阅的所有分区中都没有可供消费的消息,那么 poll()方法返回为空的消息集合。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