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水站长网 (https://www.0318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专家呼吁加码个人隐私保护

发布时间:2021-02-22 16:04:4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按照国家推荐性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提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有明确的目的,不得超出产品功能相关目的收集额外信息。但在实际生活中,用户在面对无法弃用的各类App时,往往少有无可奉告的自由。 考虑到App类型多样,行业主管部门可

按照国家推荐性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提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有明确的目的,不得超出产品功能相关目的收集额外信息。但在实际生活中,用户在面对无法弃用的各类App时,往往少有“无可奉告”的自由。

“考虑到App类型多样,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发布指南等方式为类型化的业务场景规定信息收集范围。明确权限,细化管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表示,如根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个人征信信息须经用户授权查询;金融借贷类App可收集紧急联系人信息,但仅限两人;App应允许用户手动输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通讯录。

而对于最高级别的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力度也自然应是最高级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尤其是人脸、指纹、虹膜、掌静脉、声纹、步态形体以及基因等识别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智能产品中,也暴露出严重的安全问题。生物识别信息无法更改,一旦泄露,个人可能终身暴露在被攻击和骚扰的风险中。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应明确参与数据全生命周期环节的各类主体,严厉打击各种窃取、滥用、篡改、泄露等非法使用数据的行为。

“针对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就所涉及的各方主体明确权责义务是数据规范化治理的核心。关键点在于实现个人权益、产业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在具体场景中的合理平衡。目前社会各界最迫切的需求是数据流转规则体系的建设与落地。”吴沈括解释道。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