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分析在企业中的作用
就像城市里的道路,因为存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问题,所以有了错峰限行的解决方案。 削峰的存在,一是可以让服务端处理变得更加平稳,二是可以节省服务器的资源成本。 针对秒杀这一场景,削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更多地延缓用户请求的发出,以便减少和过滤掉一些无效请求,它遵从“请求数要尽量少”的原则。 流量削峰思路 排队 要对流量进行削峰,最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消息队列来缓冲瞬时流量,把同步的直接调用转换成异步的间接推送,中间通过一个队列在一端承接瞬时的流量洪峰,在另一端平滑地将消息推送出去。 除了消息队列,类似的排队方式还有很多,例如:
可以看到,这些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把“一步的操作”变成“两步的操作”,其中增加的一步操作用来起到缓冲的作用。 性能优化
“减库存”核心逻辑 这是非常重要的,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库存 100 件就卖 100 件,在数据库里减到 0 就好了啊,这有什么麻烦的?是的,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具体到业务场景中,“减库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减库存有哪几种方式 在商品页面点了“立即购买”按钮,核对信息之后点击“提交订单”,这一步称为下单操作。下单之后,你只有真正完成付款操作才能算真正购买,也就是俗话说的“落袋为安”。 减库存操作一般有如下几个方式: 下单减库存 即当买家下单后,在商品的总库存中减去买家购买数量。下单减库存是最简单的减库存方式,也是控制最精确的一种,下单时直接通过数据库的事务机制控制商品库存,这样一定不会出现超卖的情况。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人下完单可能并不会付款。 付款减库存 即买家下单后,并不立即减库存,而是等到有用户付款后才真正减库存,否则库存一直保留给其他买家。但因为付款时才减库存,如果并发比较高,有可能出现买家下单后付不了款的情况,因为可能商品已经被其他人买走了。 预扣库存 这种方式相对复杂一些,买家下单后,库存为其保留一定的时间(如 10 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库存将会自动释放,释放后其他买家就可以继续购买。在买家付款前,系统会校验该订单的库存是否还有保留:如果没有保留,则再次尝试预扣;如果库存不足(也就是预扣失败)则不允许继续付款;如果预扣成功,则完成付款并实际地减去库存。 高可用建设应该从哪里着手
说到系统的高可用建设,它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也就是说它其实贯穿了系统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