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全枪械原型科普 属于男人的浪漫
虽然HK公司为满足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需要“进攻型”手枪而开发的MK23 SOCOM在精确度和可靠性上受到好评,但尺寸和重量都显得过大,如果不是双手握持也不容易控制。因为HK公司又开发出USP TACTICAL(USP战术型),这是一把完全满足军方标准,但重量更轻的“进攻型”手枪。 V社缺钱系列:为了不给厂商授权费,把前头的商标抹掉了。不过广告效应还是有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CS:GO专区 CZ-75 捷克的国营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公司(Ceska Zbrojovka)位于乌尔斯基·布罗德市(eská zbrojovka Uhersk Brod),从1936年以来一直在生产军用、执法机构和运动用的轻武器,此外还有精密机械、飞机部件和发动机等其他业务。在该公司生产过的多种产品之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著名的CZ 75手枪。这虽然是一把由东方集团国家所生产的手枪,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殊的设计,但却是集多种手枪的优点于一身,手感舒适、性能可靠、精度良好,而且其造工一流(虽然说不上是“精良”),价格也不高,所以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而且还被许多厂家仿制成不同的型号。 CZ75冲锋手枪比较罕见,是为执法机构和军队研制的,但产量不大。刚开始研制时,第一种选射型的原型是在双手型的CZ85手枪的基础上改进的,设计师是Martin Kouba,该原型枪于1992年在德国IWA枪展上展出,但这个设计没获得采取。 下一个型号则是基于CZ75手枪重新设计,设计师是Alexander Koten,该枪采用了另一个叫Stanislav Strizik的工程师所设计的带快慢机功能的单动击发机构。在1993年内对原型枪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后,CZ75冲锋手枪在1994年后正式推出市场,向军队和警察推销。 CZ75冲锋手枪的单发精度和标准型一样,但连发射击时不好控制——这是冲锋手枪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早期型号上配上加长的枪管,枪管前端开有6个斜向上的泄气孔,分成两排,每侧3个,起防跳器的作用。据说一些最新的型号上改用标准长度的枪管,但用户可自己更换带防跳器的枪管。此外,CZ75冲锋手枪虽然没像伯莱塔93R、斯捷奇金APS那样配上枪托,但却可以把一个后备弹匣倒插在底把前端充当前握把。 位于手枪的左侧的手动保险柄同时也是快慢机选择柄。当快慢机在最上位置时(指向10点钟),手枪处于保险状态;当快慢机转到中间位置时,即指向射击方向(9点钟)会露出一个红色圆点标记,此时为半自动状态;为快慢机转到最下面位置时(8点钟),露出两个红色圆点,这时为全自动状态。 在全自动状态下,CZ75冲锋手枪的理论射速约每分钟1000发,每秒钟能打出超过15发弹。这样的射速太高,射击时难以控制。如果使用后备弹匣充当前握把,在10米距离内能勉强把弹着点控制在1×0.5m的范围内。训练有素的射手有可能把点射长度控制在2~4发弹以内。除了标配的15发弹匣外,还可选用加长的25发弹匣。 V社偷懒系列:CZ75换弹匣时把前面的弹匣拿下来换掉,不过切枪回来以后前面还是会多出一个弹匣。就不会另外做一个模型?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CS:GO专区 R8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