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项目设置可以支持核心素养评价体系落地?这是探月的答案|36氪创新教育系列
上一篇《指向核心素养评价,“新成绩单系统”在中国要怎么具体实践?》中,36氪专访了美国“新成绩单”MTC(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 产品负责人Mike Flanagan和探月学院创始人王熙乔,我们探讨了MTC是什么,对现有体系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等等。 针对读者反馈的一些问题,这里做一个统一解答。 问:哪里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MTC的体系介绍? 答:MTC官网。 问:除了MTC,还有别的alternative的评价体系吗,类似的但不完全像MTC? 答:Alternative很少。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大学的认可度不够高(成绩单的出口端)、中学间标准不同(评价体系的规模化和可复制性)、和能完成这件事情的师资供需关系不平衡。 问:MTC和成员校的关系? 答:是平等的。成员校运用了MTC的软件技术和设计理念,,但保留了自己的philosophy。MTC不是规则制定方,更像是一个技术提供方。 问:MTC有中文版本吗? 答:由于最终毕业生的出口方向是以美国本科为主的海外高校,在国内的本土化更多是指结合教育内容,而不是语言,并且像探月这样的创新学校教学语言也是英语,所以MTC是以英文为主,尚无中文版官方翻译。 —————— 我是高涵,36氪超人学院创始学员,关注教育、医疗、金融。期待有远见的创始人、有潜力的项目。请加微信513715211,可交流一切~ 了解超人学院请看:超人学院相信早期生态推动社会变革,使命是为早期生态培养领袖人才。 (编辑:衡水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